业务中心
Business
(一)定义
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,受河流冲刷、地下水活动、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,在重力作用下,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,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。
(二)特性
1.滑坡的产生条件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是斜坡体前有滑动空间,两侧有切割面。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有:地震、降雨和融雪、地表水的冲刷浸泡;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,如开挖坡脚、爆破、水库蓄(泄)水、矿山开采等;还有如海啸、风暴潮、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。
2.滑坡的活动规律同时性—有些滑坡受诱发因素的作用后,立即活动,如强烈地震、暴雨、海啸、风暴潮发生时;滞后性——有些滑坡发生时间稍晚于诱发作用因素的时间,如降雨、融雪、人类活动之后,这种滞后性规律在降雨诱发型滑坡中表现.为明显。
3.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与地质因素和气候等有关,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:江河湖海的岸坡地带;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;山区、铁路、公路、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;地质构造带之中,如断裂带、地震带等;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。
(三)滑坡前的异常现象
滑坡发生前均会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现象,常见的有以下几种:
大滑动之前,在滑坡前缘坡脚处,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,或者出现泉水(井水)突然干枯,井(钻孔)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;
大滑动之前,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,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;
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,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;
临滑之前,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家畜惊恐不宁不入睡,老鼠乱窜不进洞,树木枯萎或歪斜等。
(四)滑坡的防治
我国对滑坡的防治采取“及早发现,预防为主;查明情况,综合治理;力求根治,不留后患”的原则。治理滑坡主要措施是: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,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。